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
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繁体写法
抱薪捄火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adopt a wrong method to save a situation and end up by making it worse
成语谜语
最可怕的救火
成语正音
薪,不能读作“chái”。
写法辨析
薪,不能写作“新”。
成语搜索
0
纠错
诗词名句推荐
- 九家分派流愈远,纬纤纷纷非所及——— 王文孙和答刘習之见赠
- 惟有春风长往,催却几多人去——— 佚名贺新郎 题西湖官驿水阁 松江府志卷十九,注
- 就中有、天真妖丽,自然标格——— 柳永满江红(四之二·仙吕调)
- 偶宿俱南客,相看喜尽归——— 耿湋秋夜会宿李永宅忆江南旧游
- 帝城何郁郁,佳气乃葱葱。——— 袁朗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 法乳试流锋上蜜,诗肠畧露管中班——— 白玉蟾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辈拜迎因联句于水滨
- 醉来风帽半欹斜,风度他乡对菊花——— 戴复古九日
- 拄杖子,知不迁义,缄封不密,满口嚼冰霜——— 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 荒山雪尽水生烟,独发寒英媚远天——— 张嵲梅二首
- 清管危弦,前欢难断,鳞鸿无据——— 赵长卿柳梢青
最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