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常法

拼音:cháng fǎ

词典解释

(1).固定法律制度左传·文公六年》:“ 宣子 於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治秩礼,续常职出滞淹既成,以授大傅 阳子大师 贾佗 ,使行诸 晋国 ,以为常法。”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飢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魏书·刑罚志》:“诸在议请之外,可悉依常法。”

(2).通例通常原则。 宋 秦观 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岂非事方急则宜有异谋,军既孤则难拘常法。” 章炳麟 文学说例:“是皆取声类相同,而义则大异,其名实譌变,不可故训常法限之也。”

(3).谓长久之计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女儿年纪长成了,把他担误不是个常法。”红楼梦四八回:“天天装病,也不是常法儿。”吕剧李二嫂改嫁:“光这个样到底不是常法。”

国语词典

常法 (cháng fǎ)
  1. 固定不變的法律或通則。

    • 左傳.文公六年:「既成,以授大傅陽子與大師賈佗,使行諸晉國,以為常法。」
    • 非子.飾邪:「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
  2. 長遠的打算

    • 醒世恆言.卷五.大樹坡義虎送親:「女兒年紀長成了,把他擔誤,不是個常法。」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