脣吻
词典解释
亦作“ 脣呡 ”。1.嘴唇;口,嘴。《墨子·非命下》:“今天下之君子之为文学出言谈也,非将勤劳其喉舌而利其脣呡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百句不迁,则脣吻告劳。” 唐 卢仝 《感古》诗之二:“脣吻恣谈鑠,黄金同灰尘。”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会 粤 西土匪益炽,牵於集乡兵议团费,终日卒卒,脣吻枯燥,逮晚不得休息。”
2.借指言词;口舌;口才。《汉书·东方朔传》:“吐脣吻,擢顶颐。”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遂以脣吻为刃锋,以毁誉为朋党,口亲心疏,貌合行离。”《三国志·吴志·顾雍传》“其以 雍 次子 裕 袭爵为 醴陵侯 ,以明著旧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雍 母弟 徽 ,字 子叹 ,少游学,有脣吻。”《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伷 ( 樊伷 )是 南阳 旧姓,颇能弄脣吻,而实无才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狂生纵意高谈,众畏其脣吻,皆缄口不答。”
- 还忆夜来分手处,天津。——— 耶律铸南乡子
- 寂历空堂宜夜深——— 朱湾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
- 同德允为贤相法,醉经端向古人寻——— 曹勋用徐谏议韵上谢参政
- 水国苦凋瘵,东皋岂遗黍。——— 皎然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 我闻照妖镜,及与神剑锋——— 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 声名谩作耳中瑱,科第空收颌底髭——— 苏辙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
- 南望山门石何处,沧浪云梦浸天横。——— 齐己寄朗陵二禅友
- 书精新篆籀,画古旧衣冠——— 李至至性灵迂僻学术空虚幸逢好古之君获在藏书之
- 怀禄且怀恩,策名敢逃名——— 令狐峘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公频有尺书,颇积离乡之思)
- 吏徒环顾人,为我忍俄顷——— 曾协章季子携所作乐府来以诗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