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典 汉英词典 日汉词典 汉日词典 韩中词典 中韩词典 德中词典 中德词典 法中词典 中法词典 英语造句 英文缩写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成语词典 说文解字 近反义词 书法字典 诗词名句 诗词古文 中文造句 励志名言
谓行为放荡,不守礼法。检、闲,指规矩、法制。 清 冯桂芬 《上海果育堂记》:“飢寒之不免,理义之不知,而荡检踰闲之事作。”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艷情诸书,又于道德相维繫,不执於正,则……荡检踰闲,丧廉失耻。”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苟不故为人为之矫制,俾民庶之临事御物……而轨纳于正理,决无荡检逾闲之虞也。”亦作“ 荡检踰閒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把他逼得房幃以内,生趣毫无,荆棘满眼,就不免在外眠花宿柳,荡检踰閒。”
见“ 荡检踰闲 ”。
荡检踰闲是成语。
行為放蕩,不受禮法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