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物
词典解释
(1).古代帝王用于仪仗、祭祀的器物。《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益州 传送 公孙述 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輦,於是法物始备。” 李贤 注:“法物谓大驾卤簿仪式也。”《旧唐书·殷盈孙传》:“其神主、法物、乐悬,皆 盈孙 奏重修製,知礼者称为博洽。” 清 任安上 《与吴拜经书》:“非 止翁老人 亲笔记载,世且认 河 汾 贋鼎,为 商 周 法物,未免厚诬。”
(2).宗教礼器、乐器及依法使用的器具。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慧远》:“今往常所用鍮石双口澡鑵,可备法物之数也。”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法物繇其大备,盛德所以相寻。”参见“ 法器 ”。
(3).施展法术之物。《水浒传》第八九回:“ 宋江 传令已罗,众将各各遵依。一面儹造雷车已了,装载法物,推到阵前。”
(4).指技艺制作之物。 清 王韬 《原道》:“泰西诸国今日所挟以凌侮我 中国 者,皆后世圣人有作,所取以混同万国之法物也。”
国语词典
法物
-
佛門所使用的一些器具。如鐘、磬、木魚、鼓之類。
-
祭祀所用的器物。如宗廟的樂器、車駕、鹵簿等物。
- 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益州傳送公孫述瞽師、郊廟樂器、葆車、輿輦,於是法物始備。」
- 还将陆居士,晨发泛归航——— 皎然同李司直题武丘寺兼留诸公与陆羽之无锡
- 别语忒分明。——— 纳兰性德南乡子
- 淮阳正不恶,安用薄彼为——— 郑刚中胡德辉郎中由礼部出守桐庐同舍取令狐楚移石
- 有鱼不供行人买,莫是渔翁不爱钱——— 姚勉次邹希贤买鱼不得三首衍为渔翁问答六诗问
- 吾道今不孤,长吟为君发——— 梅尧臣刘十秀才见过寻以为寄次韵和酬
- 纶巾羽扇人何在,眼看群儿戯棘门——— 李石武侯祠
- 欲过龙津重回首,朣胧初日上觚稜——— 寇准离京作
- 堠子分明书八到,康庄稳步复奚疑——— 王柏寄东湖诸友
- 应思平日市朝客,缰鏁拘挛正可嗟——— 苏颂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
- 十年一别再从游,又见鱼书拜彻侯——— 杨万里送何一之右司出守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