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潜
词典解释
亦作“ 沉渐 ”。亦作“沉潜”。亦作“沉渐”。1.谓地德深沉柔弱。《书·洪范》:“高明柔克,沉潜刚克。” 孔颖达 疏:“地之德沉深而柔弱矣,而有刚能出金石之物也。”《左传·文公五年》:“《商书》曰:沉渐刚克。” 杨伯峻 注:“潜亦作‘渐’,潜、渐古音近,字得通。”《隶释·汉太尉刘宽碑》:“ 延熹 八年,地震,有詔询毕,公以演策沉渐对当帝心,转拜尚书。”
(2).指地。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诗:“雾雨十年同隐遁,风雷何日振沉潜。”
(3).指人性深沉柔弱。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序》:“而沉潜之士,则又随物变化,与俗转移。” 清 姚鼐 《<老子章义>序》:“天下道,一而已,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贤者之性,又有高明沉潜之分。”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八世兄高明有馀,沉潜不足,只要稍微柔克一下,前途是不可限量。”
(4).喻深入。
(5).指沉浸其中。谓深入探究。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 愈 ﹞遂得究穷於经传史记百家之説,沉潜乎训义,反復乎句读,礱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 熹 自早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復,盖亦有年。” 清 戴名世 《岳荐传》:“ 荐 少为诸生,读书於诸子百家,无不贯穿,而篤信 宋 儒,沉潜反復,一以 程 朱 为师法。”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沉潜在那些研究里,在自己看来倒是一种危机。”
- 相看万里,时须片纸,各报平安——— 王质眼儿媚(送别)
- 徒言玉节将分阃,定是沙堤欲到门——— 杨巨源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
- 蛱蝶怜红药,蜻蜓爱碧浔——— 陈子昂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
- 西风有恨无肠断,恨东流、几番潮沙。——— 唐珏桂枝香
- 军中日无事,醉舞倾金罍——— 岑参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 独鹤初冲太虚日,九牛新落一毛时——— 杜牧洛中监察病假满送韦楚老拾遗归朝
- 宝炷熏浓,佩环声颤,凤飞鸾舞。——— 百兰醉蓬莱
- 咫尺清虚地,精微择异材——— 冯时行送杨元老召赴阙
- 吾家阿京爱公弼,吾家泽兄敬公弼——— 董嗣杲赠萧炼师公弼
- 明日且复留,长安米如玉——— 晃冲之四兄诸人皆用屋字诗送一上人余独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