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陟
词典解释
(1).攀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山下大泽周数里,而清深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昇陟,取畅山情。”
(2).晋升。《魏书·崔鸿传》:“苟必官须此人,人称此职,或超腾昇陟,数岁而至公卿。”
(1).升登;攀登。 汉 王充 《论衡·効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於衡门之下,固安得升陟圣主之庭,论説政事之务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四》:“过桥,復东北升陟岗陀,四里,抵 思陇 。” 清 曹寅 《滁州清流关道中》诗:“坡陀倦升陟,蹭蹬愁躋举。”
(2).升迁;提升。 唐 元稹 《崔弘礼郑州刺史》:“侍中弘正以课来上,书为第一。不有升陟,谓之蔽能,得於信臣,予用丕允。”
提升;晋级。 宋 范仲淹 《奏重定臣僚转官及差遣体例》:“或陞陟差遣,其幕职州县官,未该磨勘,而有上项劳政者,亦与比类升擢。”
- 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烛影中——— 杨万里除夕送次公子入京受县
- 鼓绝天街冷雾收,晓来风景已堪愁。——— 翁承赞晨兴
- 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 皇甫曾遇风雨作(一作权德舆诗)
- 人生今日得骄贵,谁道卢姬身细微。——— 崔颢杂曲歌辞·卢姬篇
- 三诗聊寄忠臣愤,九死宁回国土肠——— 罗荣祖读祖宗伯公临难遗弟诗有感
- 镜晕眉山,囊熏水麝。——— 贺铸晕眉山/踏莎行
- 今日中台重受赐,回头已度十春雷——— 苏颂昨日纳还公择诗卷相次复示三篇不独说茶曲尽
- 待摘菜花添午供,便裁荷叶备春寒——— 释仲皎怀剡川故居
- 万井欢声迎晓仗,九天和气下人寰——— 楼钥雪中迎驾
- 我已夤缘观盛事,更看公等致隆平——— 袁说友蜀进士许成子魁天下用其殿前赋诗韵以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