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川涂瘦,颠毛案牍斑
出自宋代文同《张林宗司勲挽诗三首》:
巫峡乘轺去,涪江拥节还。
方来赴京兆,又出领潼关。
髀肉川涂瘦,颠毛案牍斑。
音容今遂已,清血为公潸。
注释参考
髀肉
大腿上的肉。亦为“髀肉復生”的简缩。 唐 白居易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诗:“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鞍马怜髀肉,簪缨视鬢毛。”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尚有眼光牛背上,不消髀肉马蹄间。”
川涂
见“ 川途 ”。
颠毛
(1).头发。《国语·齐语》:“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 韦昭 注:“颠,顶也。毛,髮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杨敏叔吴门秋晚见寄》:“颠毛随日减,冉冉不胜簪。” 清 赵翼 《寄晴沙》诗之一:“虽觉颠毛白,犹欣綵服斑。”
(2).见“ 颠毛种种 ”。
案牍
案牍 (àndú) 公事文书 official correspondence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文同名句,张林宗司勲挽诗三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