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免烦言全晚节,且无多病恼残年
出自宋代吴芾《闻故旧二三公或不幸于官或以疾病而去或以口》:
平日衰迟众所怜,偶逢亨运亦腾骞。
七旬已过宜休矣,一出不归终溘然。
幸免烦言全晚节,且无多病恼残年。
直须更作投簪计,莫待将身到九泉。
注释参考
幸免
幸免 (xìngmiǎn) 侥幸得以避免 escape by sheer luck;have a narrow escape 幸免于难烦言
(1).气愤或不满的话。《韩非子·大体》:“心无结怨,口无烦言。”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臣恐逐者不已,而争者益多,烦言交攻,愈甚於今日矣!”《明史·逯中立传》:“公议壅閼,烦言滋起。”
(2).絮烦无用,于事无补的话。《商君书·农战》:“烦言饰辞,而无实用。”《隋书·经籍志一》:“驰骋烦言,以紊彝敍,譊譊成俗,而不知变,此学者之蔽也。”《文献通考·经籍一》:“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蓺。”
晚节
晚节 (wǎnjié) 晚年的节操 integrity in one’s later years 保持晚节 晚年 old age 后期 last stage无多
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残年
残年 (cánnián) 晚年;暮年 afterlife time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肯将衰朽惜残年。——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风烛残年 年终 the last days of the year 残年短景吴芾名句,闻故旧二三公或不幸于官或以疾病而去或以口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