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同队之游鱼,上有同声之鸣禽
出自宋代范成大《古风酬胡元之》:
拂我膝上琴,当客清风襟。
我琴无轸弦不和,愿借之子调其音。
美人一笑千黄金,弹作江岸花木深。
下有同队之游鱼,上有同声之鸣禽。
琴声一叠一叹息,江花江草无终极。
注释参考
有同
如同。 唐 无名氏 《开河记》:“陛下欲听狂夫之言,学亡 秦 之事,但恐社稷崩离,有同 秦 世。”
游鱼
游动的鱼。 汉 王逸 《机妇赋》:“高楼双峙,下临清池,游鱼衔饵,瀺灂其陂。”一本作“游鱼”。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诗:“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丁丁一樵叟。” 清 魏源 《自定海归扬州舟中》诗之四:“谁言 牙 旷 絶,琴响出游鱼。” 清 许迎年 《和淑则园居病起作》:“方池新涨游鱼乐,兴寄 濠 梁《秋水篇》。”
同声
同声 (tóngshēng) 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 simultaneous 声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same sound 同声相应 众口一辞;随声附合 (speak)at the same time 台下同声叫起好来 言语腔调相同 same tone 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清· 李渔《闲情偶寄》鸣禽
鸣禽 (míngqín) songbird 先天就有或后来学得有鸣歌能力的鸟 鸟的一类,叫声悦耳,如伯劳、画眉、黄鹂等范成大名句,古风酬胡元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