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石鼓文,气韵殊飘零
出自宋代文同《晋铭》:
长安鬻碑者,遗我古鼎铭。
不知其所来,有眼实未经。
凡百十九字,诡怪摹物形。
纵横下点画,不类子与丁。
试考诸传说,其源已冥冥。
宣王石鼓文,气韵殊飘零。
始皇峄山碑,骨骼何冷竮。
我恐鬼哭时,正为此物灵。
安得不死神,提去询大庭。
为我译其辞,读之骇群听。
注释参考
石鼓文
石鼓文 (shígǔwén) 石鼓上刻的铭文,也指这种铭文所用的字体。石鼓是战国时秦国留存下来的文物,略象鼓,共有十个,上面刻有四言诗铭文,唐代初年在今陕西凤翔县发现,现存北京 inscriptions on drum-shaped stone block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气韵
气韵 (qìyùn) 文学或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flavor 以气韵胜。——蔡元培《图画》飘零
飘零 (piāolíng)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faded and fallen 黄叶飘零 比喻漂泊流落 alone and with no one to depend on文同名句,晋铭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