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焉见崚嶒,彷佛呈万象
出自宋代张榘《有怀尤赞府季耑》:
西风约暮雨,虚亭得新爽。
忽焉见崚嶒,彷佛呈万象。
谁其伴孤吟,寒蛩轧幽响。
碧云渺佳人,抱膝注遐想。
注释参考
忽焉
快速貌。《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汤 罪己,其兴也悖焉; 桀 紂 罪人,其亡也忽焉。”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宋 梅尧臣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诗:“ 仲氏 又发霍,洞下忽焉甚。” 清 陈维崧 《绕佛阁·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隐禅院用<片玉词>韵》词:“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
崚嶒
崚嶒 (língcéng) 高耸突兀 high and steep 写山曰崚嶒嵯峨——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比喻特出不凡 outstanding 凡为文者,必有文章之骨,意象崚嶒——明·温璜《弟子问》 比喻刚正不阿、坚贞不屈 staunch and upright 侠骨崚嶒傲九洲——清·秋瑾《宝剑歌》 骨节显露貌。多形容人体瘦削 very thin 骨节崚嶒的大手——梁斌《红旗谱》 另见彷佛
彷彿 (fǎngfú) 同“仿佛” as if万象
万象 (wànxiàng) 一切事物或景象 every phenomenon on earth;all manifestations of nature 包罗万象张榘名句,有怀尤赞府季耑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