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
出自唐代白居易《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
羲和死来职事废,官不求贤空取艺。
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
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
耀芒动角射三台,上台半灭中台坼。
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
天文时变两如斯,九重天子不得知。
不得知,安用台高百尺为。
注释参考
西汉
西汉 (Xī-hàn) 中国于公元前202年——公元24年的朝代,为刘邦所建,建都长安——亦称“前汉”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天河。即银河 the Milky Way 月还西汉,霞临东沼。——王勃《七日赋》上陵下替
同“ 下陵上替 ”。《隋书·炀帝纪上》:“上陵下替,纲维靡立。”
谪见
古代迷信认为异常的天象是上天对人的谴责,出现灾变的征候谓之“謫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吾德薄致灾,謫见日月,战慄恐惧,夫何言哉!” 李贤 注:“謫,责也。直革反。”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玄象謫见,国有大恐。” 明 归有光 《洪范传》:“一念之恶,謫见於天,而沴气应之。”
白居易名句,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4涂个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