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山青映,中流一棹声。
出自唐朝齐己《秋江》
两岸山青映,中流一棹声。远无风浪动,正向夕阳横。
岛屿蝉分宿,沙洲客独行。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缨。
注释参考
两岸
水流两旁的陆地。《宋书·刘钟传》:“ 循 先留别帅 范崇民 以精兵高舰据 南陵 ,夹屯两岸。”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茅盾 《子夜》一:“现在沿这 苏州河 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
中流
中流 (zhōngliú)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midstream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江河的中段 midstream 长江中流 中等 medium棹声
摇桨声。 唐 白居易 《渡淮》诗:“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 前蜀 韦庄 《夜雪泛舟游南溪》诗:“去去不知归路远,棹声烟里独呕哑。”
齐己名句,秋江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京城苦热——— 姚勉〔宋代〕
- 离京城宿商山作——— 雍陶〔唐代〕
- 偈——— 释昙颖〔宋代〕
- 郡内书怀寄刘连州窦夔州——— 吕温〔唐代〕
- 衡岳道中——— 陈与义〔宋代〕
-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 李曾伯〔宋代〕
- 和晏尚书出城口占四首——— 宋祁〔宋代〕
- 书台州上方不出院僧壁——— 李邴〔宋代〕
-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石桥——— 牟巘五〔宋代〕
- 醉落魄(浙江送人,时子振之官越幕)——— 史达祖〔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