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好颜色,遂与世俗迥
出自元代王冕《感怀 其五》:
槲衣山中人,短发披襟领。
寸心雄万夫,片语重九鼎。
不作好颜色,遂与世俗迥。
始旦旭日明,默默有深省。
上愧饭牛戚,下怀扪虱猛。
乞慷复乞慷,照镜可怜影。
注释参考
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颜色
颜色 (yánsè)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colour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countenance;facial expression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指颜料或染料 pigment;dyestuff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tincture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女子的姿色 good looks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世俗
世俗 (shìsú) 世间一般的习俗 common customs 世俗之见 非宗教的 mundane 她不允许他们在去教堂来回的路上谈论世俗的事情王冕名句,感怀 其五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10秋水中国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