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溪碧草春凄凄,瀑水和风响秋雨。
出自明代·张羽《题赤城霞图送友归台》
注释参考
灵溪
亦作“ 灵谿 ”。 1.对溪流的美称。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一:“灵谿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晋 支遁 《咏怀诗》之四:“灵溪无惊浪,四岳无埃尘。”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三门临 苦县 ,九井对灵谿。” 唐 李华 《仙游寺》诗:“灵谿自兹去,紆直互纷纠。”
(2).水名。在 浙江 天台 西北。《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过 灵溪 而一濯,疏烦想於心胸。” 李善 注:“ 灵溪 ,溪名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 灵溪 恣沿越,华顶殊超忽。”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应缘南国尽南宗,欲访 灵溪 路暗通。”自注:“溪在 天台山 下。”
(3).水名。在 湖北 江陵 西。 南朝 梁 宗夬 《荆州乐》诗之三:“朝发 江津 路,暮宿 灵溪 道。”
(4).水名。在 湖南 永顺 东北。 宋 侯寘 《青玉案·为外大父林下老人寿》词:“牢落 瀟湘 归去未,腊梅开遍,冰蟾圆后,梦断 灵溪 路。”
碧草
(1).青草。 南朝 梁 江淹 《贻袁常侍》诗:“ 幽 冀 生碧草, 沅 湘 含翠烟。” 唐 陈子昂 《春台引》:“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臺而写忧。” 宋 苏轼 《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之一:“春晚落花餘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
(2).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可酿酒的草。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瑶琨 去 玉门 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以酿酒,则味如醇酎。饮一合,三旬不醒;但饮甜水,随饮随醒。”
凄凄
凄凄 (qīqī) 形容寒凉 cold 风雨凄凄。——唐· 杜牧《阿房宫赋》 形容悲伤凄凉 sad 凄凄不似向前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瀑水
瀑水 (pùshuǐ) 瀑布 waterfall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风响
指风声。 宋 苏轼 《金山寺与柳子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其壁》诗:“醒时江月堕,摵摵风响变。”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之四:“击节三声风响变,停鑾十日酒壚空。”
秋雨
1、秋雨(autumna rain)夏秋过渡季节或秋冬过渡季节里连阴雨天气的通称。2、秋雨是一部文艺作品的名字,同名作品有长篇小说《秋雨》、电影《秋雨》、文学印象秋雨、散文《秋雨》以及文人名字余秋雨。张羽名句,题赤城霞图送友归台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