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我抗尘徒走俗,羡君博古更通今
出自宋代张榘《奉和魏提干》:
骑鹤楼前奏宓琴,朅来又作海山吟。
碧云不隔乡关梦,白发能催灰客心。
愧我抗尘徒走俗,羡君博古更通今。
新诗清响传空谷,击节长歌到夜深。
注释参考
抗尘
奔走尘世。 宋 王安石 《上集贤相公启》:“为吏 南州 ,抗尘末路。”参见“ 抗尘走俗 ”。
走俗
(1).指为世俗名利奔走忙碌。语出 南朝 宋 孔稚珪 《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宋 范成大 《次韵林子章阻浅留滞》:“我从走俗言无味,君已鸣文笔有神。” 清 赵文哲 《乞画一百二十四韵寄赠王犍为明府》诗:“抗尘復走俗,顾影中自憮。” 清 董元度 《夜雨读朱太史次筠李上舍蟠木联句》诗:“强踏京华尘,抗颜还走俗。”
(2).追逐时尚。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五·巾诗》:“ 正德 中年,京都士人忽焉以巾易帽,四方效之。然巾本古冠服也,一时变更,自觉骇异。况贩夫走卒,亦有戴之者,以其价廉易办耳,殊可恶也。於时予有俚语四句,以咏人之。曰:‘忽出街衢不奈看,今时人物古衣冠。望尘走俗人心厌,况又庸人戴一般。’”
博古
博古 (bógǔ) 通晓古代的事情 conversant with ancient learning 雅好博古通今
通晓当今的知识。 宋 周必大 《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鸣珮 甘泉 不乏人,谁能博古復通今。” 清 彭玉麟 《广学校》:“夫所贵於儒者,贵其博古耳,通今耳。” 郑观应 《题何沃生胡翼南新政书》诗:“泥古不通今, 亚洲 成瓦裂。”
张榘名句,奉和魏提干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满江红——— 刘将孙〔宋代〕
- 绍兴十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 佚名〔宋代〕
- 玉笥山留题——— 徐铉〔唐代〕
- 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 佚名〔宋代〕
- 秋怀——— 陆游〔宋代〕
-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 范成大〔宋代〕
- 送都官梁员外同年之江南转运——— 王禹偁〔宋代〕
- 日诗——— 宋太祖〔宋代〕
- 霅溪夜宴诗(霅溪神歌)——— 水神〔唐代〕
-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 苏轼〔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