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于号令教心服,自是欢忻听指呼
出自宋代度正《上制置侍郎》:
武侯落落旧规摹,千载谁能发壮图。
抚定南方无后顾,感通北面自前孚。
但于号令教心服,自是欢忻听指呼。
群策不遗光竹帛,方知儒术本非迂。
注释参考
号令
号令 (hàolìng) 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order 以出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 传号令以诛奸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发布号令 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verbal command 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号令明肃。——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号令三军心服
心服 (xīnfú) 衷心信服或佩服 be genuinely convinced自是
自是 (zìshì) 自然是 naturally;of course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自以为是 self-conceited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从此 from now on;from then on;henceforth;thereupon欢忻
欢欣。《晏子春秋·谏下二二》:“为妻之道,使其众妾皆得欢忻于其夫,谓之不嫉。” 汉 王充 《论衡·明雩》:“礼之心悃愊,乐之意欢忻。悃愊以玉帛效心,欢忻以钟鼓验意。” 唐 孟郊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诗:“赏异出嚣杂,折芳积欢忻。” 宋 陆游 《书怀示子遹》诗:“东望故山百餘里,父老欢忻来接迎。”
指呼
指挥;使唤。 宋 王禹偁 《青猿》诗:“小僕如猿狖,贫家备指呼。”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二折:“百万精兵听指呼,衣冠四世守全 吴 。”
度正名句,上制置侍郎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