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没往来无欠缺,四生六道入无余
出自宋代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我今解此如意珠,不论贫富灌头舒。
出没往来无欠缺,四生六道入无余。
注释参考
出没
出没 (chūmò) 显现或隐没 appear and disappear;haunt;dip 大鲸悠然出没于浪涛中 船头在浪中缓缓出没往来
往来 (wǎnglái) 去和来 come and go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交往;过从 dealings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交往的人 guest;visitor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欠缺
欠缺 (qiànquē) 不够;短缺 be deficient in;be short of 没有什么欠缺了 欠缺 (qiànquē) 缺点,不足之处 shortcoming 他在观念上的欠缺就是忽视严重的后果四生
佛教分世界众生为四大类:一、胎生,如人畜;二、卵生,如禽鸟鱼鳖;三、湿生,如某些昆虫;四、化生,无所依托,唯借业力而忽然出现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 梁 高祖 武皇帝 绍隆三宝,弘济四生。” 唐 王维 《为僧等请上佛殿梁表》:“然后以无碍慧,大化羣物,将使四生皆度。”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想我佛门中,自一气纔分,三界始立,缘有四生之品类,遂成万种之轮迴。”参阅《法苑珠林》卷八九。
六道
(1).谓耳、目、鼻、口及xia{1|1}体之前后二孔。《管子·君臣下》:“四肢不通,六道不达,曰失。” 尹知章 注:“六道,谓上有四窍下有二窍也。”
(2).佛教语。谓众生轮迴的六去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 南朝 陈 徐陵 《报德寺刹下铭》:“三心断缚,六道除怨。”《新唐书·傅弈传》:“ 西域 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吓愚欺庸。”
无余
无余 (wúyú) 没有剩下的 completely 一览无余释印肃名句,颂证道歌证道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