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出自先秦左丘明《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
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
注释参考
上下
上下 (shàngxià)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high and low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old and young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从上面到下面 up and down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不分上下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about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称衙门中的差役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相蒙
(1).互相欺骗;互相隐瞒。《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唐 杜甫 《岁晏行》:“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2).相关联;相符合。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小学即韵类也,医学即技类也,二者絶不相蒙,尤不应混列一涂。”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神仙·王子龙》:“ 孙 久悉其诬,具回檄,悉言其地里不相蒙,年貌不相对,万万不可行。”
左丘明名句,介之推不言禄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10无限沙盒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