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悲秋作,何曾一寄予
出自宋代释文珦《秋日怀新敬二上人》:
所知惟二仲,不见意何如。
别后云山阻,传来住处虚。
黍粱收露下,草木变霜余。
应有悲秋作,何曾一寄予。
注释参考
应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悲秋
悲秋 (bēiqiū) 看到秋无草木凋零而感到伤悲 feel sad with withered plants in the autumn 闲庭欹枕正悲秋。——刘兼诗何曾
何曾 (hécéng) 反问表示未曾 never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寄予
寄予 (jìyǔ) 寄托 place; put in;express;give;show;pin on 寄予很大希望 给予关怀、同情等 run out 凡因社会的不公而受屈的人他都寄予同情释文珦名句,秋日怀新敬二上人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