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渡江初,笔翰犹朴鲁
出自宋代赵孟坚《赠笔工吴升》:
兰台上狸毛,山谷爱鸡距。
物胜因人成,雅掣传自古。
风流渡江初,笔翰犹朴鲁。
曾窥上方制,遗范典刑具。
寸簪束万颖,赡足饱霜兔。
丰融沛行墨,充实自妍富。
行间得茂密,夫岂窘尺度。
浇浮自趋薄,羸劣丑毕露。
清快夸钩心,节括号钗股。
纤纤铦甚锥,祗便庸书伍。
杀锋出光芒,苗枯旱无雨。
龌龊痴冻蝇,安能劂石怒。
尔来邈东嘉,法则自谁祖。
宛见昔制衣,齐力万毫努。
吾欲标诸人,示滋明取与。
斲雕还反朴,淳风招已去。
春苗异芦笋,广袖谬纤组。
谁能一羽力,回彼滔滔注。
百尔今已然,岂但於笔故。
注释参考
风流
风流 (fēngliú)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 是真名士自风流 放荡不羁 dissolute;loose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具有se{1|1}情特点或se{1|1}情上得到满足 romantic 风流小说 风俗教化 custom and culture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遗风,流风余韵 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风度;仪表 demeanor;bearing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风韵,多指好仪态 charm [黛玉]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渡江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笔翰
(1).毛笔。 唐 李白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今年敕放 巫山 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2).指写作、著述。亦指写作、著述的才能。《南齐书·文学传·丘巨源》:“ 桂阳王 休范 在 寻阳 ,以 巨源 有笔翰,遣船迎之,餉以钱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 任彦升 甲部闕如,才长笔翰,善缉流略,遂有 龙门 之名。”
(3).指书画诗文作品。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一挥挥就一笔诗,笔翰与 羲之 无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二年》:“幸 元符观 资善堂 ,宴从臣及 寿春郡王 ……并出 寿春郡王 诗什、笔翰示宰相。”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职志》:“《华严经诸臣联名序》,其文则 彭大司空 所撰,大司空笔翰为上所赏,自此序始。”
朴鲁
朴实鲁钝。亦用为谦词。《释名·释州国》:“ 鲁 ,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 宋 岳飞 《辞少保第四札》:“臣性资朴鲁,久叨宠荣,每惧满盈,弗克负荷。”《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而浮伪之徒……外示恬默,中实奔竞,外示朴鲁,中实姦猾。”
朴实鲁钝。有时用为自称谦词。《隋书·地理志中》:“ 东莱 人尤朴鲁,故特少文义。” 宋 苏轼 《与迈求亲启》:“某长子 迈 ,天资朴鲁。” 明 唐顺之 《廷试策》:“纪纲弗振,则憸邪者或以矫饰取容,循良者或以朴鲁见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缘翁盛德,乃敢遽陈朴鲁:僕有幼弟三郎,十七岁矣。”
赵孟坚名句,赠笔工吴升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