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出自唐朝杜甫《重游何氏五首》

问讯东桥竹,
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
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
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
真作野人居。
山雨尊仍在,
沙沈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
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
天清皇子陂。
向来幽兴极,
步屣过东篱。
落日平台上,
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
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
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
来往亦无期。
颇怪朝参懒,
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
苔卧绿沈枪。
手自移蒲柳,
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
白日到羲皇。
到此应常宿,
相流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
怅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禄,
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
把酒意茫然。

查看所有杜甫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向来

向来 (xiànglái) 一贯如此 always;all along 先前 earlier;before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幽兴

(1).微奥的旨趣。

(2).幽雅的兴味。 唐 裴迪 《木兰柴》诗:“缘谿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宋 叶适 《项君先有幽兴堂其子木即以名庵》诗:“更欲添幽兴,惟消桂几枝。” 清 王贵一 《李三十六拙隐草堂》诗:“年年花事好,幽兴独徘徊。”

步屣

(1).行走;漫步。 唐 元稹 《宿层峰馆寄乐天》诗:“奏书金鑾殿,步屣 青龙阁 。” 唐 司空图 《修史亭》诗之一:“篱落轻寒整顿新,雪晴步屣会诸邻。”

(2).指脚步。 宋 王安石 《墙西树》诗:“墙西高树结阴稠,步屣穷年向此留。”

东篱

(1).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 杨炯 《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冯惟敏 《南吕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僕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

(2).园圃名。 宋 陆游 《东篱记》:“ 放翁 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名之曰‘东篱’。” 宋 陆游 《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言归 镜湖 上,日日醉 东篱 。”自注:“ 东篱 ,予小圃名。”

杜甫名句,重游何氏五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