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烟波,芦花两岸
出自宋代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九秋强半,不寒不暖。
风细细雨霏霏,水冷冷云淡淡。
一棹烟波,芦花两岸。
注释参考
一棹
一桨。借指一舟。 唐 杜牧 《送薛种游湖南》诗:“怜君片云意,一棹去 瀟 湘 。” 宋 辛弃疾 《洞仙歌·开南溪初成赋》词:“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箇、 五湖 范蠡 。”
烟波
烟波 (yānbō) 烟雾笼罩的水面 mist-covered waters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芦花
芦花 (lúhuā) 芦苇的白色花毛 reed catkins; fluffy ends of reed两岸
水流两旁的陆地。《宋书·刘钟传》:“ 循 先留别帅 范崇民 以精兵高舰据 南陵 ,夹屯两岸。”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茅盾 《子夜》一:“现在沿这 苏州河 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
释惟一名句,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