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波耶鞠多,三昧力降魔
出自宋代释印肃《赞三十六祖颂》:
优波耶鞠多,三昧力降魔。
法传香种子,意气尚周罗。
注释参考
优波
梵语。即优婆。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末地之报已终,优波之身且谢。”
三昧
三昧 (sānmèi)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降魔
佛教语。相传 释迦牟尼 在成佛前,曾与魔王进行激烈斗争,并取得胜利。佛教史上称为“降魔”。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后常用作降服妖魔的典故。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作么有疏亲?我自降魔zhuan{1~1}法{1-1}轮。” 元 王恽 《番禺权》诗:“笑挥堪解虎,静倚可降魔。”《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且住,且住!你去未得。吾有法宝,未曾传与汝。道童,与吾取过降魔太阿神光宝剑来。”
释印肃名句,赞三十六祖颂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