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呼晚渡,幼妇浣秋衣。
出自宋朝陆游《别张教授归独登拟岘》
小阁敞朱扉,侧车暂息机。
行人呼晚渡,幼妇浣秋衣。
霜树欹危堞,风鸦满客晖。
登临客秋裹,况是送将归。
注释参考
行人
行人 (xíngrén)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pedestrian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晚渡
傍晚时分的渡口。 唐 张乔 《题广信寺》诗:“晚渡明村火,晴山响郡鼙。” 明 高启 《泊德清县望金鳌玉尘二峰》诗:“寒城动遥炊,晚渡罢孤市。” 冯至 《伍子胥》八:“只有林泽中的茅屋,江上的晚渡, 溧水 的一饭,对于 子胥 是一个反省,一个停留,一个休息。”
幼妇
少女。借指“妙”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齏辛寻幼妇,醴酒忆先王。”参见“ 幼妇碑 ”。
秋衣
(1).秋日所穿的衣服。 唐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四:“醉客满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 唐 戴叔伦 《山居即事》诗:“养花分宿雨,翦叶补秋衣。”
(2).特指征戍军士的寒衣。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二:“城头落暮暉,城外擣秋衣。”《金史·兵志》:“承局押官钱一贯五百文,粟二石,春衣钱五贯、秋衣钱七贯。”
陆游名句,别张教授归独登拟岘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秋日杂感(十首选一)——— 陈子龙〔明代〕
- 鹧鸪天 客雄,为乐府王英赋——— 张可久〔元代〕
- 朝中措(应令锦林檎)——— 姜特立〔宋代〕
- 和傅寺丞竹稳之什寒碧——— 陈宓〔宋代〕
- 和程公辟大卿游越山亭——— 陈襄〔宋代〕
- 梅阳寄委顺赵君——— 蒲寿宬〔宋代〕
- 赠章默——— 苏轼〔宋代〕
- 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杨万里〔宋代〕
- 感遇卅二——— 陈子昂〔唐代〕
- 新秋——— 朱淑真〔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