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欲尽草露湿,万籁不鸣山月闲
出自宋代赵文《秋夜与空舟弄泉于北溪之上赋是诗》:
四更欲尽草露湿,万籁不鸣山月闲。
往往虎蹄留道上,时时人语出林间。
注释参考
四更
指晨一时至三时。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宋 陆游 《除夜雪》诗:“北风吹动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参见“ 五更 ”。
草露
(1).草上的露水。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下船登高防,草露霑我衣。” 唐 宋之问 《王子乔》诗:“空望山头草,草露溼人衣。” 唐 杜甫 《日暮》诗:“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2).比喻恩泽。《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信凯讌之在藻,知和乐之食苹。桑榆之阴不居,草露之滋方渥。” 吕延济 注:“草露之滋方渥,喻君恩已被霑矣。”
万籁
万籁 (wànlài) 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一切声音 all kinds of sounds 万籁有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万籁俱寂赵文名句,秋夜与空舟弄泉于北溪之上赋是诗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