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出自清代 王永彬《围炉夜话·第四十则》:
摘自《围炉夜话·第四十则》
解释:一个人的言语如果虚伪不实,那么,无论他在人品或是心性上表现得多崇高,一样令人怀疑。
原文摘要:
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注释参考
语言
语言 (yǔyán)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language矫饰
亦作“ 矫飭 ”。1.整饬;整改。《荀子·性恶》:“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新唐书·杨炎传》:“初, 炎 矫飭志节,颇得名。”
(2).造作夸饰,掩盖真相。《后汉书·章帝纪》:“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新唐书·朱朴传》:“与 朴 皆相者 孙偓 …… 偓 性通简,不矫饰。” 明 屠隆 《昙花记·遍游地狱》:“只因近日士大夫迷真逐假,矫饰欺人。” 马南邨 《燕山夜话·艺术的魅力》:“难道每个时代的本有的特质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毫不矫饰地复活着吗?”
人品
人品 (rénpǐn) 人的品质 character 人品很好 模样 looks心术
心术 (xīnshù) design 心思 那人心术不正 主意,计策 颇有心术的指挥官 为害大于心术。——清· 刘开《问说》可疑
可疑 (kěyí) 值得怀疑 suspicious;dubious;questionable 可疑的行为王永彬名句,围炉夜话·第四十则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