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旱田原枯,龙骨取水禾不苏
出自宋代王炎《喜雨歌》:
去年夏旱田原枯,龙骨取水禾不苏。
张颐待哺神所悯,吏既祷之甘雨随。
东阡西陌喜相贺,化我硗确成膏腴。
炊粳酿黍作秋社,翁媪醉饱儿孙嬉。
今年种艺方入士,梅天宜雨还不雨。
高仰之田龟兆开,污邪亦半无流水。
帝从人欲不待祈,丰隆击鼓群龙趋。
山南山北起云雾,雨脚急来如绠縻。
富家安坐有红粟,田家作苦惟饘粥。
丁壮力耕儿饭牛,旱时得雨胜珠玉。
注释参考
去年
去年 (qùnián) 上一年 last year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旱田
旱田 (hàntián) dry farmland (land) 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田地,如种小麦、杂粮、棉花、花生等的田地 主要依靠雨水才能插秧的稻田。亦指浇不上水的耕地龙骨
龙骨 (lónggǔ) 中药名。别名“花龙骨”。为古代大形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 dragon’s bone 沿船底中心线从船头至船尾的纵通桁材 keel取水
(1).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 汉 郑玄 注:“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 唐 韩愈 《明水赋》:“聊设鉴以取水,伊不注而能盈。”
(2).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中国民间故事选·老三与土司》:“三个儿子将老人一生剩下的钱买了副棺材,做了一天斋,取了水,就出殡了。”原注:“壮族习惯,死了人便请道公老来和死人家属到河边去,敲锣念符,装些水来做佛水。”
王炎名句,喜雨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