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令汩没惭时辈,与作声名彻举场。
出自唐朝朱庆馀《上翰林李舍人》
记得早年曾拜识,便怜孤进赏文章。免令汩没惭时辈,
与作声名彻举场。一自凤池承密旨,今因世路接余光。
云泥虽隔思长在,纵使无成也不忘。
注释参考
汩没
汩没 (gǔmò) 埋没 stifle 世儒多汩没,夫子独声名。——唐· 杜甫《赠陈二补阙》时辈
时辈 (shíbèi) 当时的著名人物 (famous) people of the time 深为时辈推重 礼与 卢毓同郡时辈,而情好不睦。——《三国志·孙礼传》作声
(1).谓开口说话。《南齐书·王敬则传》:“ 敬则 谓众曰:‘卿诸人欲令我作何计?’莫敢先答。防閤 丁兴怀 曰:‘官秖应作耳。’ 敬则 不作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见説,心下吃惊,半晌作声不得。”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不必作声告饶,也不必恶声相骂。”
(2).发出声响。 晋 葛洪 《神仙传·葛玄》:“口中饭尽成大蜂数百头,飞行作声。”
举场
科举考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进士为时所尚久矣……其都会谓之举场。” 唐 张籍 《送李馀及第后归蜀》诗:“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来到京中,在举场东边,租了一个下处。”
朱庆馀名句,上翰林李舍人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