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维水之害,咫尺千里。

出自宋朝苏轼《何公桥》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人之往来,如鹈在河。
顺水而行,云驰鸟疾。
维水之利,千里咫尺。
乱流而涉,过膝则止。
维水之害,咫尺千里。
沔彼滥觞,蛙跳儵游。
溢而怀山,宰禹所忧。
岂无一木,支此大坏。
舞于盘涡,冰折雷解。
坐使此邦,画为两州。
鸡犬相闻,胡越莫救。
允毅何公,甚勇於仁。
始作石梁,其艰其勤。
将作复止,更此百难。
公心如铁,非石则坚。
公以身先,民以悦使。
老壮负石,如负其子。
疏为玉虹,隐为金堤。
直栏横槛,百贾所栖。
我来与公,同载而出。
讙呼填道,抱其马足。
我叹而言,视此滔滔。
未见刚者,孰为此桥。
愿公千岁,与桥寿考。
持节复来,以慰父老。
如朱仲卿,食于桐乡。
我作铭诗,子孙不忘。

查看所有苏轼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咫尺千里

(1).谓虽近在咫尺,却似远隔千里。形容行路之难。 唐 杨炯 《浮沤赋》:“寸步百川,咫尺千里。” 宋 苏轼 《何公桥》诗:“维水之利,千里咫尺……维水之害,咫尺千里。” 唐 鱼玄机 《隔汉江寄子安》诗:“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宋 柳永 《婆罗门令》词:“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2).谓虽近在咫尺,却似远隔千里。形容相见之难。 唐 彦悰 《后画录》:“﹝ 展子虔 ﹞尤善楼阁人马,亦长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成语解释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咫尺千里出处《南史·萧贲传》:“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苏轼名句,何公桥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