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修文,能应举
出自元代王哲《苏幕遮 咏赠道友》:
善修文,能应举。
九转金丹,何不搜寻取。
若肯回头时暂觑。
两足轻狂,走入云霞步。
按三光,随师父。
别有一条,稳稳长生路。
自在逍遥开玉户。
好与王风,指日同归去。
注释参考
修文
(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 韦昭 注:“文,典法也。” 唐 杜甫 《客堂》诗:“修文庙算正,献可天衢直。” 明 尹耕 《秋兴》诗:“不应干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参见“ 修文偃武 ”。
(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挽文教授诗》:“ 闽 人 翁 某一联云:‘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史各君臣。’独为絶唱。” 清 陈珮 《哭程夫人》诗:“修文应是才人尽,徵到 姮娥 旧侍书。”参见“ 修文郎 ”。
应举
应举 (yìngjǔ) 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 sit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王哲名句,苏幕遮 咏赠道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4超能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