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水无声镜面光,渔家孤艇泊中央
出自宋代方回《丁桥晓行》:
苕水无声镜面光,渔家孤艇泊中央。
十幅生绡谁画得,一轮斜月一篷霜。
注释参考
苕水
(1).水名。在今 陕西省 境内。《山海经·西山经》:“ 龙首之山 ,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 苕水 在焉。东南流注于 涇水 ,其中多美玉。”
(2).水名。在今 浙江省 境内。《山海经·南山经》:“ 浮玉之山 …… 苕水 出于其阴,北流注入 具区 ,其中多鮆鱼。” 唐 灵一 《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诗:“ 苕水 滩行浅, 潜州 路渐深……不知 天目 下,何处是云林。” 宋 苏轼 《表忠观碑》:“ 天目之山 , 苕水 出焉。龙飞凤舞,萃於 临安 。”参见“ 苕溪 ”。
无声
无声 (wúshēng) 没有一点声音 silent;noiseless 无声无息面光
耳光。《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便看你们搜,搜不出时,打你几个面光。”
渔家
[fisherman's family] 渔户。以捕鱼为业的人家
详细解释打渔为业的人家。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清 王庭魁 《春草次韵》:“远迷樵客山中路,低衬渔家竹里门。” 叶圣陶 《隔膜·阿凤》:“伊本是渔家的孩子,生出来就和入网的鱼儿睡在一个舱里。”
孤艇
孤单的小船。 唐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诗:“夕阳孤艇去,秋水两溪分。” 唐 陆龟蒙 《丹阳道中寄友生》诗:“烟树緑微微,春流浸竹扉。短蓑擕稚去,孤艇载渔归。” 于右任 《略阳》诗:“荒城添战垒,孤艇载诗僧。”
中央
中央 (zhōngyāng)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统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 centre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圆柱矗立在市广场中央 指国家或党派政治权力最高的地方 central authorities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方回名句,丁桥晓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