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天丝竹韵融融。
出自宋朝晏殊《诉衷情》
喧天丝竹韵融融。歌唱画堂中。玲女世间希有,烛影夜摇红。一同笑,饮千锺。兴何穷。功成名遂,富足年康,祝寿如松。
注释参考
喧天
形容声音很大,响彻天空。 唐 张乔 《送许棠及第归宣州》诗:“宴别喧天乐,家归碍日岑。” 宋 柳永 《迎新春》词:“十里然絳树,鼇山耸,喧天簫鼓。”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整个戏锣鼓喧天,枪炮齐鸣,人出人进,乱乱轰轰。”
丝竹
丝竹 (sīzhú) 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泛指音乐 musi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融融
融融 (róngróng) 形容和乐愉快的样子 happy and harmonious 四世同堂,一派融融 暖的或表明是暖的,尤指暖到一种温和舒适的程度 warm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唐· 杜牧《阿房宫赋》 明亮的样子 bright晏殊名句,诉衷情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西江月(开炉)——— 葛立方〔宋代〕
- 郑惠叔阁学守建宁三首——— 袁说友〔宋代〕
- 秋夕——— 刘驾〔唐代〕
- 早秋三首——— 许浑〔唐代〕
- 秋夜桂州宴送郑十九侍御——— 杨衡〔唐代〕
- 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张说〔唐代〕
- 赠独孤常州(见《纪事》)——— 毕耀〔唐代〕
- 秋日闲居二首——— 潘玙〔宋代〕
- 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 陈与义〔宋代〕
- 送连景昭归三山用其韵——— 刘学箕〔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