逦逦山蔽日,汹汹浪隐舟
出自南北朝何逊《送韦司马别》:
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
。
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
。
悯悯分手毕,萧萧行帆举。
。
举帆越中流,望别上高楼。
。
予起南枝怨,子结北风愁。
。
逦逦山蔽日,汹汹浪隐舟。
。
隐舟邈已远,徘徊落日晚。
。
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
想子敛眉去,知予衔泪返。
。
衔泪心依依,薄暮行人稀。
。
暧暧入塘港,蓬门已掩扉。
。
帘中看月影,竹里见萤飞。
。
萤飞飞不息,独愁空转侧。
。
北窗倒长簟,南邻夜闻织。
。
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
注释参考
蔽日
遮蔽日光。《楚辞·九章·涉江》:“山峻高以蔽日,下幽晦以多雨。”《旧唐书·刘迺传》:“干霄蔽日,诚巨树也,当求尺寸之材,必后於椓杙。”《花月痕》第八回:“﹝寺院﹞门前古槐两树,蔽日参天。”
汹汹
汹汹 (xiōngxiōng) 因争论而引起的喧嚷 tumultuous 而不汹汹。——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水腾涌的样子 surging 骚乱不宁 agitated 天下汹汹,人怀危惧。——《三国演义》 形容声音喧闹;亦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 violent何逊名句,送韦司马别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