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柱口挂壁上,灯笼倒退三千
出自宋代释慧远《颂古四十五首》:
不问有言无言,说甚见影见鞭。
露柱口挂壁上,灯笼倒退三千。
注释参考
露柱
指旌表门第立柱柱端的龙形部分。《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两脚出来如露柱。” 蒋礼鸿 通释:“露柱,旌表门第的柱端龙形的部分。”《古尊宿语录·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中·空中语要》:“不见有露柱,见解偏枯。见露柱但唤作露柱,见拄仗但唤作拄仗,有什么过。” 宋 陆游 《拄杖歌》:“归来灯前夜欲半,露柱説法君应闻。”
挂壁
挂于壁上。比喻搁置不用。《北齐书·文苑传·樊逊》:“詔书挂壁,有善而莫遵;姦吏到门,无求而不可。”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至如 汉 代《公羊》,擅名三传, 晋 年《庄子》,高视六经,今并挂壁不行,缀旒无絶。” 宋 陆游 《秋思》诗之五:“书生饿死寻常事,那得重弹挂壁冠。”
灯笼
灯笼 (dēnglóng) 照明用具,有透明的罩防风,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lantern倒退
倒退 (dàotuì) back 向后退 从门那里倒退出去 时间上回到过去 倒退到上个世纪的一个事件 向采取的立场后退 go backwards;retrogression 在好些问题上公开倒退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释慧远名句,颂古四十五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