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出自宋代林逋《湖上晚归》: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赤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嫋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释参考
依稀
依稀 (yīxī)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vaguely;dimly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诛茅
亦作“ 诛茆 ”。1.芟除茅草。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或诛茅而剪棘,或既西而復东。” 闽 徐夤 《新葺茆堂》诗:“翦竹诛茆就水滨,静中还得保天真。”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他风流慷慨世间稀,选胜诛茅堂搆美。”
(2).引申为结庐安居。 庞树松 《檗子书来约游》诗:“到此倘嫌山水浅,人间何地可诛茅。”
隐隐
隐隐 (yǐnyǐn) 不分明的样子 indistinct 隐隐的雷声 微弱的 faint 感到隐隐作痛 形容车声 rattle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林逋名句,湖上晚归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