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一谈收猘子,再说走老瞒。

出自宋朝苏轼《甘露寺》

江山岂不好,独游情易阑。
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闲官。
二子旧不识,欣然肯联鞍。
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
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
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
却望大明寺,惟见烟中竿。
很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
缅怀卧龙公,挟策事琱钻。
一谈收猘子,再说走老瞒。
名高有余想,事往无留观。
萧翁古铁镬,相对空团团。
陂陀受百斛,积雨生微澜。
泗水逸周鼎,渭城辞汉盘。
山川失故态,怪此能独完。
僧繇六化人,霓衣挂冰纨。
隐见十二叠,观者疑夸谩。
破板陆生画,青猊戏盘跚。
上有二天人,挥手如翔鸾。
笔墨虽欲尽,典刑垂不刊。
赫赫赞皇公,英姿凛以寒。
古柏亲手种,挺然谁敢干。
枝撑云峰裂,根入石窟蟠。
薙草得断碑,斩崖出金棺。
瘗藏岂不牢,见伏理可叹。
四雄皆龙虎,遗迹俨未刓。
方其盛壮时,争夺肯少安。
废兴属造物,迁逝谁控抟。
况彼妄庸子,而欲事所难。
古今共一轨,后世徒辛酸。
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查看所有苏轼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一谈

(1).一次谈话。《南史·胡藩传》:“至於涉猎纪传,一咏一谈,自许以雄众;加以夸伐,搢绅白面之士,辐凑而归。” 明 王守仁 《与陈惟濬书》:“ 江西 之会,极草草,尚意得同舟旬日,从容一谈。” 艾青 《<诗选>自序》:“他看了我的意见之后,来信说:‘深愿一谈。’”

(2).同一论淍。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猘子

(1).小疯狗。喻凶暴之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 郁 ( 高郁 )谓所亲曰:‘亟营 西山 ,吾将归老。猘子渐大,能咋人矣。’ 希声 闻之,益怒。” 宋 苏轼 《答钱济明书》之二:“闻 鲁直 、 无咎 辈皆起,而公独为猘子所啮,尚栖迟田间。” 宋 陆游 《醉歌》:“小胡逋诛六十载,狺狺猘子势已穷。” 清 孙枝蔚 《哭李岸翁叔则》诗之三:“一官寧足道,为贫良可哀。如何遭猘子,中路吠君回。”

(2).喻勇猛的少年。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 白 ( 白居易 )为 河南 尹, 李 ( 李林宗 )为 河阳 令。道上相遇,尹乃乘马,令则肩舆,似乖趋事之礼。尝谓 乐天 为囁嚅翁,闻者皆笑…… 白 曰:‘ 李直木 ,吾之猘子也,其锋不可当!’”参见“ 猘儿 ”。

再说

(1) [besides;what's more]∶进一层

时间太晚了,现在不去找他了,再说他也不一定在家

(2) [say again]∶而且

再说,这些事情是不归法院管的

(3) [hold over; put off until some time later]∶留待以后考虑或处理

你的事以后再说吧

详细解释

(1).第二次谈论;接着谈论。 宋 苏轼 《甘露寺》诗:“缅怀 卧龙公 ,挟策事琱钻。一谈收猘子,再説走老 瞒 ( 曹操 )。”

(2).连词。表示推进一层。《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酒﹞我都预备妥当了。再説,既要喝酒,必要説説话儿。” 孙犁 《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初学写作,都希望有名师指点……再说,作家也是新陈代谢的,后来居上。”

(3).表示留待以后办理或考虑。 老舍 《茶馆》第三幕:“不听话,先揍了再说。”《花城》1981年第5期:“我抓住了衣裳不放,管它是大是小,抢到手再说。”

(4).重复地讲。如:我没听清楚,请你再说一遍。

老瞒

(1). 三国 魏 曹操 小名 阿瞒 ,后人称“老瞒”。 宋 苏轼 《甘露寺》诗:“一谈收猘子,再説走 老瞒 。” 金 元好问 《铜雀台瓦砚》诗:“千年不作鸳鸯去,唤得书生笑 老瞒 。” 明 李贽 《强臣论》:“吾以是观之,使 老瞒 不遭 汉献 。岂少一匡之勋歟?”

(2).旧时 浙 东对喜娘之称。 章炳麟 《新方言·释亲属》:“ 绍兴 谓乐户贱嫗为人昏礼时,扶掖新妇者为老瞒。‘瞒’亦‘蛮’也。”

苏轼名句,甘露寺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