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出自唐代李百药《杂曲歌辞火凤辞》:
歌声扇里出,妆影扇中轻。
未能令掩笑,何处欲鄣声。
知音自不惑,得念是分明。
莫见双嚬敛,疑人含笑情。
佳人靓晚妆,清唱动兰房。
影入含风扇,声飞照日梁。
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自有横陈分,应怜秋夜长。
注释参考
嚬眉
(1).皱眉头。表示忧愁或不快。《后汉书·陈蕃传》:“ 齐景公 欲观於海,放乎 琅邪 , 晏子 为陈百姓恶闻旌旗舆马之音,举首嚬眉之感, 景公 为之不行。” 唐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四海望 长安 ,嚬眉寡 西 笑。” 五代 和凝 《采桑子》词:“无事嚬眉,春思飜教阿母疑。”
(2).指 东施 效颦的故事,比喻胡乱效法、模仿。 唐 黄滔 《谢试官》:“自提携 江 笔,鏗掷 孙 金,投身而倾动龙宫,挥手而震惊蟾窟,时争垫角,俗竞嚬眉。”参见“ 东施效顰 ”。
逸韵
(1).高逸的风韵。《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晋 庾亮 《翟徵君赞》:“禀逸韵於天陶,含冲气於特秀。” 宋 陆游 《梅花绝句》:“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在深山里,崖壑幽静的泉水边,或许也更有一番逸韵沁人心脾。”
(2).美妙动听的乐声、歌声。《宋书·乐志四》:“逸韵腾天路,頽响结城阿。” 唐 李百药 《杂曲歌辞·火凤辞》:“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瑶台小咏中》:“勒马英姿颯爽,转喉逸韵苍凉。”
(3).高超的诗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唐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酒酣襞牋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明 高启 《三贤堂》诗:“逸韵迈羣流,岂将文墨牵。” 清 曹寅 《游仙诗》之二十:“羡尔居然耸诗骨,洞天逸韵不嫌多。”
李百药名句,杂曲歌辞火凤辞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鉴别毫厘岂易哉,逢奇何惜读千回作者:度正作品:昨幸甚得见子玉教授丈得一论其说出于订顽克
- 愿以黄发期,养生念将老作者:谢灵运作品: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平原侯植
- 当时帷幄,貂珰贵重,誉蔼朋俦作者:曾觌作品:朝中措(同前代御带作)
- 欧公命苏公,吟咏月石屏
- 黑头年少,风云还会龙虎
- 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作者:王永彬作品:围炉夜话·第一一O则
- 汗青孰与老黄间,能为君王把蜀山作者:洪咨夔作品:青渠追和宋金都壁间韵
- 少年喜文章,中年慕功名作者:苏辙作品: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 伤心塞雁回来,问人归未,怎知道、蜗名留住作者:吴潜作品: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
-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