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
出自宋代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四杨惠之塑维摩像》: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
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
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
兀然隐几心已灭,形如病鹤竦两肩。
骨节支离体疏缓,两目视物犹炯然。
长嗟灵运不知道,强翦美须插两颧。
彼人视身若枯木,割去右臂非所患。
何况塑画已身外,岂必夺尔庸自全。
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钵钱。
注释参考
法门
法门 (fǎmén) 佛教用语,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今泛指修德、治学或作事的途径 initial approach to become a Buddhist believer言语
言语 (yányǔ) 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的一个词 spoken language;speech 言语 (yányu) 〈方〉∶招呼;回答;开口 speak out 回答呀,别不言语 言语 (yányu) 说话 speech;answer;speak;talk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市人之言语。——唐· 杜牧《阿房宫赋》相通
相通 (xiāngtōng) 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be interlinked 两个房间相通苏辙名句,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四杨惠之塑维摩像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