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自未知佚名《古人谈读书》:
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曾国藩。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注释参考
默而识之
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 (xué’érbùyàn) 学习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to learn;be never tired of reading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成语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学而不厌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使用例句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 (huìrén-bùjuàn) 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 be tireless in teaching;teach with tireless zeal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成语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诲人不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使用例句圣人说:“诲人不倦”,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佚名名句,古人谈读书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7爱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