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中原擅兵革,昔日几侯王。

出自宋朝王安石《双庙》

两公天下骏,无地与腾骧。
就死得处所,至今犹耿光。
中原擅兵革,昔日几侯王。
此独身如在,谁令国不亡。
北风吹树急,西日照窗凉。
志士千年泪,泠然落奠觞。

查看所有王安石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中原

中原 (zhōngyuán)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central plains (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平原;原野 plain

兵革

(1).兵器和甲冑的总称。泛指武器军备。《周礼·地官·酇长》:“若作其民而用之,则以旗鼓兵革帅而至。”《礼记·礼运》:“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 郑玄 注:“兵革,君之武卫及军器也。” 孔颖达 疏:“是国家防卫之器。”《韩非子·解老》:“凡兵革者,所以备害也。”《战国策·秦策一》:“朞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宋 陈亮 《酌古论四·封常清》:“古之善用兵者,士卒虽精,兵革虽鋭,其势虽足以扼敌人之喉而蹈敌人之膺,而未尝敢轻也。”

(2).指战争。《诗·郑风·野有蔓草序》:“君之泽不下流,民穷於兵革。”《陈书·虞寄传》:“且兵革已后,民皆厌乱。” 宋 苏轼 《策略一》:“国家无大兵革几百年矣。”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 崇禎 末,兵革扰乱,帝於宫中习学骑马,左右扶掖以上,不数步即坠。”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 中国 ,干戈之国也。统览数千年之史乘,其三十载不见兵革者殆希。”

昔日

昔日 (xīrì) 以前;往日 in former days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侯王

泛指诸侯。《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史记·项羽本纪》:“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晋 陆机 《五等论》:“ 汉 矫 秦 枉,大启侯王,境土踰溢,不遵旧典。”

王安石名句,双庙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