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出自唐朝裴潾《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

动复有原,进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夫惟哲人,
会且有归。静固胜热,安每虑危。将憩于盘,止亦先机。
植爱在根,钟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蕴昆峤。披室生白,
照夜成昼。挥翰飞文,入侍左右。出纳帝命,弘兹在宥。
历难求试,执宪成风。四镇咸乂,三阶以融。捧日柱天,
造膝纳忠。建储固本,树屏息戎。彼狐彼鼠,窒穴扫踪。
我力或屈,我躬莫污。三黜如饴,三起惟惧。再宾为宠,
一麾为饫。昔在治繁,常思归去。今则合契,行斯中虑。
有凤自南,亦翙其羽。好姱佳丽,于伊之浒。五彩含章,
九苞合矩。佩仁服义,鸣中律吕。我来思卷,薄言遵渚。
凿龙中辟,伊原古奔。下有秘洞,豁起石门。竹涧水横,
松架雪屯。岫环如壁,岩虚若轩。朝昏含景,夏凊冬温。
南溪回舟,西岭望竦。水远如空,山微似巃。二室峰连,
四山骈耸。五女乍欹,玉华独踊。云翔日耀,如戴如拱。
飞泉挂空,如决天浔。万仞悬注,直贯潭心。月正中央,
洞见浅深。群山无影,孤鹤时吟。我啸我歌,或眺或临。
鸟之在巢,风起林摇。退翔城颠,翠虬扪天。雨止雪旋,
亦息于渊。人皆知进,我独止焉。人皆务明,我独晦焉。
邈矣其山,默矣其泉。
寝丘之田,土山之上。孙既贻谋,谢亦遐想。俭则为福,
华固难长。宁若我心,一泉一壤。造适为足,超然孤赏。
其风自西,言发帝庭。飘彼黄素,堕于山楹。公拜稽首,
靡敢受荣。宸严再临,俾抚百城。恋此莫处,星言其征。
公昔南迈,我不及睹。言旋旧观,莫获安语。今则不遑,
载鶱载举。离忧莫写,欢好曷叙。怆矣东望,泣涕如雨。
山嵇之旧,刘卢之恩。举世莫尚,惟公是敦。哀我蠢蠢,
念我谆谆。振此铩翮,扇之腾翻。斯德未报,只誓子孙。
迢迢秦塞,南望吴门。对酒不饮,设琴不援。何以代面,
寄之濡翰。何以写怀,诗以足言。无密玉音,以慰我魂。

查看所有裴潾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四镇

(1).四座大山。镇,一方的主要山岳。《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 郑玄 注:“四镇,山之重大者,谓 杨州 之 会稽山 , 青州 之 沂山 , 幽州 之 医无閭 , 冀州 之 霍山 。”

(2).镇守四方的四将军。 汉 晋 之世,有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各一人,称为四镇。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3). 北魏 以 碻磝 、 滑台 、 洛阳 、 虎牢 为 河南 四镇。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河南四镇》。

(4). 唐 代称 朔方 、 泾原 、 陇右 、 河东 四节度为四镇。见《新唐书·陆贽传》。又以 龟兹 、 于阗 、 疏勒 、 碎叶 为西境四镇。见《新唐书·王孝杰传》。

三阶

(1).三层台阶。《管子·君臣上》:“立三阶之上。” 尹知章 注:“君之路寝前有三阶。”《文选·班固<西都赋>》:“於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 吕延济 注:“三阶,言南面之阶有三。”

(2).星名。即三台星。《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

(3).佛教宗派名。 隋 代 信行 创立。该宗把佛教分为zheng{1-1}法、像法、末法三期,并认为当时已届末法时期,国土秽恶,人心邪劣,唯有忍辱苦行,普敬普信普施,庶可解脱,故又称普法宗。该宗屡遭朝廷禁止, 唐 以后不传。见《续高僧传》卷十七、十九。《太平广记》卷四九三引《辨疑志·裴玄智》:“ 武德 中,有沙门 信义 ,习禪,以三阶为业。”按, 信义 即 信行 。参阅 汤用彤 《隋唐佛教史稿》第四章第九节。

(4).官阶san{1-1}级。 清 王闿运 《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中辅 赣 南,偏师腾踔,躪 徽 铲 寧 ,三阶以擢。”

裴潾名句,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