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崖异每自笑,一接俗人三祓除。
出自宋朝陆游《白鸥》
平生崖异每自笑,一接俗人三祓除。
惟有白鸥真我客,尔来底事向人疏?
注释参考
平生
平生 (píngshēng) 终身;一生 all one’s life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向来;素来 always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崖异
乖异。谓人性情、言行不合常理。《庄子·天地》:“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 宋 陆游 《白鸥》诗:“平生崖异每自笑,一接俗人三祓除。”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呜呼,古人所谓不为异者,不为崖异絶俗之事而已。” 清 刘大櫆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先生接人以诚,不为崖异崭絶之行,而事机立断,人不能欺。”
一接
(1).一经接触。《新唐书·吕才传》:“ 太宗 詔侍臣举善音者,中书令 温彦博 白 才 天悟絶人,闻见一接,輒究其妙。”
(2).犹言一见。《景德传灯录·汝州首山省念禅师法嗣》:“问学人久处沉迷,请师一接。”
俗人
俗人 (súrén) 佛教指没有出家的世俗之人 layman 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平庸的人;庸俗的人 mediocre person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传》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祓除
(1).除灾去邪之祭。《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 郑玄 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贾公彦 疏:“一月有三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刘昭 注:“《韩诗》曰:‘ 郑国 之俗,三月上巳,之 溱 洧 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古之诸侯,行弔於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过弔。”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赵 府上请道士祓除缢鬼,费用由 阿Q 负担。”
(2).清除;消除。 李大钊 《战争与人口问题》:“欲有以救之,惟在祓除此等根性。”
(3).使纯洁。《国语·周语上》:“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韦昭 注:“祓,犹拂也。”《国语·周语上》:“祓除其心,精也。” 韦昭 注:“精,洁也。”
陆游名句,白鸥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要远人都识,物外精神作者:吴激作品:满庭芳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一寄字韵
-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作者:左丘明作品: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 莫怪孔融悲岁序,五侯门馆重娄卿作者:武元衡作品: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
- 公松对吾菊,同阅几芳菲
- 我今追公尚一纪,来日盈缩犹茫然作者:姜特立作品:辛亥夏余将广旧庐偶读栾城李方叔新宅诗篇是
- 沿洄且不定,飘忽怅徂征作者:李白作品: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
- 嗟我本何有,虚名空自缠。作者:苏轼作品: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 正喜昔闻今见之,泉称第一更何疑作者:魏了翁作品:丙申携客自康王观东北行十里观谷帘泉
- 弄孙教子婆娑醉,岁岁疏梅入寿觥。
- 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
- 9泡菜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