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出自唐朝常建《塞下曲四首》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
黄河直北千馀里,冤气苍茫成黑云。
因嫁单于怨在边,蛾眉万古葬胡天。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查看所有常建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汉家

汉家 (Hànjiā) 即汉朝 Han Dynasty (206B.C—200A.C)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千里

千里 (qiānlǐ) 指千里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青冢

亦作“ 青冢 ”。1.指 汉 王昭君 墓。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南。传说当地多白草而此冢独青,故名。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臺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 仇兆鳌 注:“《归州图经》:边地多白草, 昭君 塚独青。”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怎下的教他环佩影摇青塚月,琵琶声断黑江秋。”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出塞》词:“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塚黄昏路。” 翦伯赞 《内蒙访古》:“在 大青山 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 昭君 墓。”

(2).泛指坟墓。 唐 于武陵 《有感》诗:“四海故人尽,九原青冢多。” 阿英 《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至今青冢埋香骨,一片山茶湿冷红。”

(3).借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唐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渐通青塚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 南唐 陈陶 《关山月》诗:“青塚曾无尺寸归,锦书多寄穷荒骨。”

见“ 青塚 ”。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常建名句,塞下曲四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