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知音耶,何不指瑕谪
出自宋代黄庭坚《次韵答薛乐道》:
薛侯笔如椽,峥嵘来索敌。
出门决一战,莫见旗鼓迹。
令严初不动,帐下闻吹笛。
乍奔水上军,拔帜入赵壁。
长驱剧崩摧,百万俱辟易。
子於风雅闲,信矣强有力。
天材如升斗,吾恨付与窄。
揽物能微吟,假借少储积。
山城坐井底,闻见更苦僻。
子非知音耶,何不指瑕谪。
注释参考
知音
知音 (zhīyīn)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何不
何不 (hébù)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why not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瑕谪
同“ 瑕适 ”、“瑕讁”。
玉上的斑痕。比喻人的缺点、过错。
黄庭坚名句,次韵答薛乐道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