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秦人惟识秦中水,长想吴江与蜀江。

出自唐朝元稹《使东川十九首》

嘉陵江上万重山,何事临江一破颜。
自笑只缘任敬仲,等闲身度百牢关。
司马子微坛上头,与君深结白云俦。尚平村落拟连买,
王屋山泉为别游。各待陆浑求一尉,共资三径便同休。
那知今日蜀门路,带月夜行缘问囚。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身骑骢马峨眉下,面带霜威卓氏前。
虚度东川好时节,酒楼元被蜀儿眠。
秦人惟识秦中水,长想吴江与蜀江。
今日嘉川驿楼下,可怜如练绕明窗。
千里嘉陵江水声,何年重绕此江行。
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
嘉陵驿上空床客,一夜嘉陵江水声。
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
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
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
江花何处最肠断,半落江流半在空。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月色满床兼满地,
江声如鼓复如风。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闷见汉江流不息,悠悠漫漫竟何成。
江流不语意相问,何事远来江上行。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
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
二星徼外通蛮服,五夜灯前草御文。
我到东川恰相半,向南看月北看云。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才见岭头云似盖,
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满眼文书堆案边,眼昏偷得暂时眠。
子规惊觉灯又灭,一道月光横枕前。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还家。
平阳池上亚枝红,怅望山邮事事同。
还向万竿深竹里,一枝浑卧碧流中。
夜深犹自绕江行,震地江声似鼓声。
渐见戍楼疑近驿,百牢关吏火前迎。
君多务实我多情,大抵偏嗔步月明。
今夜山邮与蛮嶂,君应坚卧我还行。
以上元稹作品《使东川》共19首

查看所有元稹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秦人

秦 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 中国 人为“秦人”。直至 汉 晋 ,仍沿用此称。《史记·大宛列传》:“闻 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汉书·匈奴传上》:“穿井筑城,治楼以藏穀,与 秦 人守之。” 颜师古 注:“ 秦 时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孙尚号 秦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汉人唐人秦人》:“ 马永卿 引《西域传》言:‘ 秦 人,我匄若马。’註:‘谓中国人为 秦 人。’”

秦中

(1).古地区名。指今 陕西 中部平原地区,因 春秋 、 战国 时地属 秦国 而得名。也称 关中 。《史记·封禅书》:“ 杜主 ,故 周 之右将军,其在 秦中 最小鬼之神者。”《汉书·娄敬传》:“ 秦中 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 颜师古 注:“ 秦中 谓 关中 ,故 秦 地也。” 唐 张说 《早渡蒲关》诗:“鸣鑾下 蒲阪 ,飞斾入 秦中 。”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你是长吟 洛下 ,避俗 秦中 ,隐迹 青城 。”

(2).指 秦二世 胡亥 。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匡衡守正》:“《郊祀志》: 南山 巫祠 秦中 。 秦中 者, 二世皇帝 也。以其彊死,魂魄为厉,故祠之。”

长想

遐想;追思。 汉 傅毅 《舞赋》:“於是躡节鼓陈,舒意自广。游心无垠,远思长想。” 晋 潘岳 《西征赋》:“眄山川以怀古,悵揽轡於中涂……经 澠池 而长想,停余车而不进。”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启》:“收纸长想,歆然感生。”

吴江

(1). 吴淞江 的别称。《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 三国 吴 韦昭 注:“三江: 吴江 、 钱唐江 、 浦阳江 。” 宋 毛滂 《过吴淞江》诗:“参军身外祇图书,独与 吴江 分不疎。”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征帆自北来,晚泊 吴江 湄。”

(2).县名。属 江苏省 。 柳亚子 《迭韵寄呈mao{1-1}主{1|1}席》:“倘遣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 吴江 。”

蜀江

蜀郡 境内的江河。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一:“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 江春水拍山流。” 宋 黄庭坚 《定风波》词:“及至重阳天也霽,催醉, 鬼门关 外 蜀 江前。” 清 唐甄 《潜书·利才》:“天下之险,莫如 蜀 江,莫如沧海。”

元稹名句,使东川十九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