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光阴风月空如昨,怅望兰亭祓禊年。

出自宋朝陆游《幽事》

跌宕人间岁月迁,赏心幽事故依然。
潮通支浦渔舟活,露湿繁花醉帽偏。
才尽赋诗愁压倒,气衰对弈怯饶先。
光阴风月空如昨,怅望兰亭祓禊年。

查看所有陆游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光阴

光阴 (guāngyīn) 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time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风月

风月 (fēngyuè) 本指清风明月 gentle breeze and bright moonlight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男女情爱 matters concerning a love;seductive arts of a woman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兰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祓禊

犹祓除。古祭名。源于古代“除恶之祭”。或濯于水滨( 薛君 《韩诗章句》),或秉火求福( 杜笃 《祓禊赋》)。 三国 魏 以前多在三月上巳, 魏 以后但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 刘桢 《鲁都赋》)。 汉 刘桢 《鲁都赋》:“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于水嬉。”《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 南朝 梁 刘昭 注:“ 蔡邕 曰:《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自上及下,古有此礼。今三月上巳,祓禊於水滨,盖出於此。” 唐 张志和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诗:“ 黄河 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辽史·王鼎传》:“适上巳,与同志祓禊水滨,酌酒赋诗。” 清 龚自珍 《百字令》词:“珂珮晨閒,文章秋横,祓禊西山雨。”

陆游名句,幽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