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来海色依稀辩,醉后乡愁积渐微
出自宋代李覯《野意亭》:
福唐城郭掌中窥,旭日登临到落晖。
谁在画帘沽酒处,几多鸣橹趁潮归。
晴来海色依稀辩,醉后乡愁积渐微。
山鸟不知红粉好,才闻歌板便惊飞。
注释参考
海色
(1).海面呈现的景色。常受天空颜色、海底底质等的影响。 唐 祖咏 《江南旅怀》诗:“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宋 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元 宋无 《日出》诗:“金乌摇上浪如堆,万象分明海色开。”
(2).将晓时的天色。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八:“鸡鸣海色动,謁帝罗公侯。” 王琦 注引 杨济贤 曰:“海色,晓色也。鸡鸣之时,天色昧明,如海气矇矓然。”
依稀
依稀 (yīxī)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vaguely;dimly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乡愁
乡愁 (xiāngchóu) 思念家乡的忧愁心情 homesickness;nostalgia积渐
积渐 (jījiàn) 逐渐累积而成 gradually 积渐养成的习惯李覯名句,野意亭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