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即佛,千山万水
出自宋代释了演《偈颂十一首》:
即心即佛,千山万水。
非心非佛,草窠里辊。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热椀鸣声。
三边若得浑无事,四海何愁不太平。
注释参考
即心即佛
亦作“ 即心是佛 ”。佛教禅宗谓本心即佛,明心见性即是成佛。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諭。’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景德传灯录·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十五·十八重地狱》:“佛氏以即心是佛、妄行为业,皆目前者也。”
千山万水
千山万水 (qiānshān-wànshuǐ) 无数的山和河流 numerous mountains and rivers 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唐· 宋之问诗 路途遥远险阻 a long and arduous journey 她强煞究竟是个女孩儿,千山万水,单人独骑,…——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成语解释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千山万水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释了演名句,偈颂十一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